蜀国历史上,有着四位备受尊敬的贤相,他们被后人誉为“四英”,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祎,以及董允。其中,董允虽然名声相对较低,却也以其杰出的政绩和品德著称。

一、董允的早期生涯

董允出生于蜀汉,其家族祖籍益州巴郡江州。他的父亲董和早年迁居荆州南郡的枝江,后来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后,继续在新的政权下工作,被重用为掌军中郎将。年轻的董允与日后的贤相费祎保持着亲近的友情,共同探讨事务并一同游览,他们在蜀地享有盛誉,尽管人们一直无法分辨出两者之间的优劣。

直到有一次,董允和费祎的友情之间产生了一些差异。当时,董允赠送了一辆旧马车给参加许靖之子的丧礼的大臣们,让他们用作前往吊唁。然而,当大臣们注意到董允和费祎乘坐着这辆破旧的马车而不是华丽的马车时,情感受到了冲击。费祎表现得沉稳自若,淡定从容。这个情节使董允意识到费祎的品德胜过他。

二、刘备的崇高遗志

刘备登基为帝,他赋予董允和费祎等人重要职务,成为太子刘禅的太子舍人。这一时期,董允担任太子的洗马,而费祎则担任太子庶子。这是刘备为了辅佐他的儿子,而挑选出的重要左膀右臂。这个时期正是刘备治理蜀国的关键时刻。

公元223年,蜀汉的丞相诸葛亮着手筹备一次北伐。他派遣蒋琬、费祎、董允等为太子提供重要指导,尤其是帮助年轻的刘禅规范自己的行为。诸葛亮深感担忧,因为刘禅年幼,容易受误导,因此他要求刘禅时刻倾听这些贤明之士的意见。诸葛亮写信给刘禅时提到:“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於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 这是诸葛亮对董允等人的信任和委托,要求他们尽心尽力为国效力。

朝堂之中,政务多由蒋琬主持,而郭攸之过于柔弱,不敢插手政务。因此,董允成为了管理宫中事务的关键人物,负责皇宫内的安全。他以侍中的身份,同时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亲卫军队,确保了刘禅的安全。董允的正直和坚毅使得小人在朝廷上无法嚣张。

三、董允的谏言

董允不仅负责皇宫安全,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谏言之责。他以预防为主,劝谏刘禅不要采取可能扰乱社会安宁的行动。当刘禅考虑扩充皇宫规模时,董允强烈反对,提出了明智的理由,指出古代天子的后妃不过十二人,而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嫔妃,扩建是没有必要的。董允以古代天子的先例来压制刘禅,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刘禅对董允的忠言非常怀疑,因为董允通常表现得非常严肃。在《三国志》中记载,刘禅对董允产生了畏惧之情。董允对于刘禅的约束起到了重要作用,确保了皇帝的品行端正,不让他沦为昏庸之君。

然而,蜀汉历史上也有一起让董允看错人的悲剧,即魏延之死。魏延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但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出现了政治动荡。魏延与董允之间一直存在嫌隙,杨仪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选择利用这个机会排除魏延。董允在这个事件中表现得过于坚决,维护了杨仪,而最终魏延不仅被贬斥,还遭受到了严重的惩罚。

四、蜀国的重大变革

随着董允的推荐,蒋琬担任了尚书令和益州刺史。然而,蜀汉后主刘禅宠幸宦官黄皓,使其权倾朝野。董允频繁地劝告后主,尽力制约黄皓,让他不敢肆意妄为。董允批评黄皓,黄皓在官职上并没有得到很高的地位,一直没有大权,这也是董允的镇压。

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允和费祎等贤臣相继去世,宫廷权力发生巨大的改变。新上任的侍中陈祗缺乏董允的坚毅品格,无法约束黄皓。宫廷政局因此变得混乱,腐败严重。最终,大将军姜维也因宫廷内斗而遭遇困难,蜀国的覆灭变成了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董允可能在一些时刻看错了人,但他在蜀汉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德使他成为备受尊敬的贤相之一。董允以其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正直,帮助维护了蜀国的政治稳定,防止了国家陷入危机。他是“四英”之一,也是蜀汉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