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位于中国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扎根于丝绸之路上。武威市下辖一个区和三个县,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凉州区。这两个名字,武威和凉州,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汉朝两千年前的时光。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于公元前202年由刘邦创立,此前,刘邦在公元前202年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标志着西汉王朝的建立。西汉时期,中国的疆域逐渐扩张,尤其在汉武帝的统治下,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汉朝击败了北方草原上的强大敌人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开辟了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河西走廊是指从今天甘肃省东部一直延伸至新疆省西部的一条狭长地带,其南临着祁连山和昆仑山,北靠乌兰山和阿尔泰山,东西长约1600公里,南北宽度从100到300公里不等,是中国内地与西域相连的关键通道。在汉朝统一之前,河西走廊是主要由月氏人和匈奴人等游牧民族居住的地区。

月氏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说他们最初生活在蒙古国境内的贝加尔湖附近,后来被匈奴人逐出,迁移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而匈奴人则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在公元前3世纪时,由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上的各部落,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威胁。

公元前121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起了两次河西之战,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精锐骑兵进攻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霍去病以惊人的勇气和智慧,连续击败了匈奴的霍邪王、休屠王、折兰王、卢侯王等多个部落首领,斩杀了数万匈奴士兵,并俘获大量牲畜,包括牛、马、羊和骆驼。霍去病还越过焉支山(今甘肃省张掖市境内),与匈奴主力部队在皋兰山(今甘肃省武威市境内)进行了激战,最终大胜匈奴军队,并追击至居延海(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霍去病在河西之战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智谋,为汉朝夺取了河西走廊和西域的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巩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汉武帝创设了四个郡,分别是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和敦煌郡。这四个郡的名称均具有特殊的涵义和来历。

武威郡的名字旨在突显汉朝的武功和军事威力,其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中部武威市和白银市西北地区,治所设于姑臧县(今武威市凉州区)。姑臧县一名源自匈奴人建造的盖臧城,当时汉人发音为姑臧。

酒泉郡的名字则由“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说法而来,据说今天酒泉市的泉湖公园就是当年汉朝发现的泉水。酒泉郡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甘肃省酒泉市和金塔县一带,治所设于福禄县(今酒泉市),下辖6个县。

张掖郡的名字寓意着“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意味着断绝匈奴的威胁,打通中国的连接通道。张掖郡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甘肃省张掖市和金昌市一带,治所设于觻得县(今张掖市西北),下辖10个县。

敦煌郡则是一个特例,这个名字并非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创造的,而源于张骞出使西域后向汉武帝上报的消息,其中提到“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敦煌和祁连两个名字都在其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