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1日2点56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了第一步,并将其称为“个人的一小步,全人类的一大步”

55年后的今天,虽然我们不清楚那句曾经占领男厕所的标语,是否是受到了阿姆斯特朗的启发,但美国登月的真实性在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常被全球范围内的民众质疑,和登月有关的阴谋论也层出不穷。

按照现在美国官方的说法,NASA曾在1969年到1972年间先后六次把12名宇航员送上过月球,并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有感于科技的进步和其他航天强国的追赶,NASA还会在2024年重返月球,在月球轨道建造门户空间站,让至少四名宇航员在月球上长期驻留,再进一步还要建设月球基地。

但目前看来,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更像是一个骗局,就像当年撺掇前苏联一起搞太空竞赛和星球大战计划,最后自己雷声大雨点小,成功拖垮竞争对手一样。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已经2021年了,NASA重返月球的流程却好像还没开始,不论是各项技术设备的招标,还是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都好像镜花水月一般虚幻。

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是否能如期实现,他们这么做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未来的“太空竞赛”中压过中国,就像当年在冷战时期用载人登月压过前苏联早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风头一样。

得益于“规划大师”的天赋,早在上世纪就开始实施的中国航天计划,在最近几年迎来了井喷式的成果,从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再到地球轨道上的天宫空间站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对不了解中国规划能力的国家来说,短短数年时间冒出这么多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精尖成果,是很令人震惊的。这种震惊反应到欧盟和俄罗斯身上后,前者派出了自己的宇航员赴中国训练,期望以后能进入中国的空间站里做实验,后者则要和中国联手建立月球基地。

但在美国看来,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都属于威胁,因此NASA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才要在2024年实施。

在该计划中,NASA会在月球南极附近的沙克尔顿环形山建立月球基地,因为这座环形山的阴影部分有水冰,除了供给基地宇航员生活外,还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为飞船返回地球提供燃料,但这次重返月球最重要的目标,其实是月球上的氦3。

作为最理想的可控核聚变原材料,氦3在地球上储量极少,但月球上仅表面区域就有100万吨氦3,在不到200吨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用电量的情况下,它自然就成了各国去月球最大的动力,谁能抢先一步开采月球上的氦3,谁就掌握了未来太空时代的能源命脉

随着我国嫦娥工程第一阶段“探测器绕落回”的圆满完成,下个阶段将重点发力载人登月,再下一步就是建立月球基地,实现地月往返常态化。

需要指出的是,在嫦娥工程稳步推进时,载人探测火星的项目也会同步进行,根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的演讲,火星探测的第一步是机器人采样和基地选址,第二步是载人火星着陆和火星基地建设,第三步是开通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航班飞船,建立地球-火星经济圈。

回首过去几十年来的航空航天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航天最强大的就是“恐怖的规划能力”,动辄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远景目标,最后总能如期实现,现在我们看来还相当科幻的“地球-火星经济圈”,肯定也会在几十年后成为现实。

荣耀的背后刻着一道孤独,中国航天星辰大海的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