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之一。人类要想飞出地球走向宇宙,那么登月显然是第一步。上世纪中后期,人类曾多次开展登月活动,并且成功踏上了月球。然而近五十年来,人类却再没有登月。

这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讨论,有人甚至说:登月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是美国人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美国登月到底是真是假?

谁先飞上天宫?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这一事件引发了所谓的太空竞赛,成为美国与苏联之间冷战时期的象征性对抗。

当时苏联有充足的先手优势,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搭乘“伽马”号飞船进行了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位成功完成载人航天任务并进入太空的人类。

他搭乘的“伽马”号飞船是一艘自动化的航天器,由火箭将他送入地球轨道。整个任务历时108分钟,其中包括约90分钟的飞行时间。在飞行过程中,加加林环绕地球一周,飞行高度约181英里(约290公里),并以每秒约27,400公里的速度绕地球飞行。

他能够体验到失重状态,并通过窗户观察到地球的景象。在返回大气层时,他弹出座椅并使用降落伞着陆,最终成功返回地面。加加林的太空飞行被广泛视为苏联在太空竞赛中的重大成功,为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美国一时间压力倍增。1961年5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了一次历史性的演讲,宣布美国将派人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这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苏联当时也启动了相应的计划,两个超级大国在登月项目上正式对上了。然而苏联没有想到,美国人的进度会这么快。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航天器由三个部分组成:指令舱“哥伦比亚号”(Columbia)、执行登月任务的月球模块“鹰号”(Eagle)以及连接两者的服务舱。

阿波罗11号在进入轨道后,进行了约3天的轨道飞行,途中进行了多次对接、姿态调整和航天员的科学实验。1969年7月20日,月球模块“鹰号”与指令舱分离,开始降落到月球表面。

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乘坐鹰号,成功着陆在月球上名为“海协和”的平原上。

当鹰号着陆后,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他在登陆后不久,发出了著名的宣言:“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巴兹·奥尔德林则紧随其后第二个踏上月球。

两人在月球表面进行了多项实验和活动,包括采集月壤样本、布置科学仪器以及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他们还与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通信联系。在完成月面任务后,他们返回鹰号,并与指令舱对接。

1969年7月24日,阿波罗11号航天器成功返回地球。他们在太平洋附近着水,被美国海军飞行员救起。美国人的第一次登月圆满完成,成为首个登月的国家。而苏联在相关研究上却接连碰壁,几个月球轨道器和着陆器,都由于各种技术问题和航天器故障,未能实现载人登月目标。

得到美国登月成功的消息后,苏联果断暂停了其载人登月计划,并将重点转向其他太空项目,如太空站和深空探测。而美国则在登月项目上一路高歌。

从1969年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计划一共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任务,为美国赢得了大量的国际声誉。全世界都为他们拥有的高超宇航技术而震惊。然而自1972年最后一次任务后,到如今50多年过去了,美国却再也没有踏上月球,这是为何呢?

来自太空的挑战

最简单也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钱,因为登月实在太贵了

太空探索需要强大的火箭发射系统将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研发和建造这样的火箭系统以及相关的发动机、燃料和控制系统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航天器和着陆器的设计研发建造同样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因为你必须保证这些航天器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下运行并承受高温、低温和真空等极端条件。

为此就必须进行详尽的测试和验证工作,这其中需要的经费堪称海量。以美国为例,阿波罗登月计划总共花费了约250亿美元。

这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250亿美元,平均下来,一次登月的成本约为42亿美元。美国1970年的财政收入也就大约856亿美元,这相当于拿了5%的钱来搞登月!

如果说上世纪的事还比较远,那么我国的无人登月任务嫦娥探测器就很近了。据有关科学估计,第一次嫦娥任务(嫦娥一号)耗资约14亿元,而后续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的预算也在同一范围内。这还是无人登月项目,可以想像载人登月将会耗费更多。

此外,完善的生命支持系统也是基本要求。

载人登月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因为我们探索的是未知的领域。太空探索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其中包括长时间太空旅行对宇航员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辐射防护、航天器自主导航和避免碰撞、资源利用和再生、建立可持续的生命支持系统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的工程和技术解决方案,并需要跨学科合作,包括物理学、工程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为了应对潜在的紧急情况,我们不仅要提供足够的氧气、食物、水和舱内环境的调节等方面还需要开发适用于太空环境的紧急救援和安全措施。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

另外,科学重心的转移,也是载人登月项目减少的重要原因。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科学家们逐渐将重点从单纯的登月任务转移到了更广泛的太空研究领域。登月任务可以获得有关月球表面和地质构造的重要信息,但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家们开始关注更深刻的问题,如宇宙起源、行星形成、黑洞等。现代太空探索的科学重心更是已经扩大到包括太阳系其他行星和卫星的探索、外太空观测以及对宇宙演化和宇宙学问题的研究。这种转移反映了科学界对于更广泛知识的追求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正是这种种原因导致美国的载人登月停滞了五十年。然而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对月探索的需要,美国还是重启了登月计划。他们当年在月球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停滞了五十多年又要重启呢?

月球成战略要地

其实当时在月球上,宇航员们所看到的月球景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是一片死地,就如我们所认知的一样,它的表面坑坑洼洼,重力也很低。美国之前的登月计划已经带回了足够的月壤以供研究,为什么他们还要启动登月计划呢?

根据公开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2026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建立一个可持续使用的月球表面基地。这就是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这个计划旨在促进可持续的探测和商业利用,并为未来深空任务(如火星探索)提供经验和技术。也就是说,这将是未来星际航行的一个跳板。

美国的想法并非独一份,早在2004年1月,我国就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2023年5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如此看来,登月虽然不再具有冷战期间太空竞赛的作用。但它却逐渐成为新的战略要地。因为它是人类迈向地外天体的第一步,只有征服了它,我们才可能进一步走向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