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奇正相依。以魏灭蜀为例,鉴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又有险关要塞。若稳步推进,效率极其低下,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魏军先摆出伐蜀的阵势,诱姜维率5万主力前出。然后,兵分三路快速夹击,欲将其围歼于汉中。一旦将蜀军主力歼灭,再攻蜀国就容易多了。

姜维感觉形势不对,放弃汉中,迅速回撤剑阁,凭险据守。魏军纵有十几万兵马,亦无可奈何。强攻不行,那就换个玩法。韩信之所以被称为兵仙,是因为他屡屡以弱旅胜强敌,从无败绩。其制胜法宝,就是兵行险棋。

成都守军只有一万,邓艾带了近三万,后边还有援兵,蜀汉方面,成都有一万,姜维有六万但应对钟会十万,云南一万震慑南蛮,永安(三峡西部,防东吴)一万,除此之外没兵了,所以邓艾敢这么打。邓艾的胜率还真是算出来的,此时钟会与姜维在剑阁僵持,而邓艾的初衷是打乱姜维在剑阁布阵。

按照晋书记载司马昭曾分析,蜀国总兵力约为十四万,此时姜维与钟会对峙大约八万,还有留出防卫东吴及南部的兵力,这么算的话邓艾从阴平插入的三万大军,完全能够打乱姜维的防御部署,而蜀军其他人的糟糕表现完全是邓艾预料之外的,成都刘禅投降也都不在钟会原定计划之中。

古代打仗攻城方如果说是十万人,那至少要有一半或者一大半的民夫负责自重。蜀汉全国总兵力十万多人,那除去负责后勤的民夫,能打仗的兵顶多也就五万多,除去防备东吴的几千白毦,那诸葛亮那里顶多也就五万人。

魏延带走五千搞奇袭,还是大概率有去无回的那种,要是回不来,损兵就是蜀汉可战斗人员十分之一的量,这个不是诸葛谨慎,而是国力不允许。司马懿说诸葛多谋少决,其实任何人拿着诸葛这副牌都会想得多。

首先,600多里山路,魏国中途没有哨关,不被发现。其次5000兵出了子午谷,汉城墙遗址,大概在未央区。秦岭长安区距离未央区少说也有20多里地的平原,连跑带走不休息也得两小时,这期间魏国难道没有反应时间吗。

再次,没有攻城器械,如果人家关掉城门,魏延怕是连护城河都过不去。就算夏侯楙弃城逃跑,魏延5000兵只能孤军守城无法分兵再去占据潼关,如果不占领潼关,长安无疑是门户大开的。

最后按史书记载,曹睿第一时间派张郃引5万步骑兵支援,自己亲率10万大军殿后。张郃从洛阳出发走大路,一路有补给还有骑兵,快则一天,慢则三天就到长安。而诸葛亮出斜谷需要一路打过来,张郃肯定比诸葛亮早到,张郃5万对魏延5000,曹睿还有10万兵在后面。没有后勤保障,没有援军,而且四面都是魏国地盘,这差距别说魏延,就是韩信+项羽都不一定能打赢。

就算魏延成功夺下长安也守不住,魏国调集主力反扑,凭魏延这几千人就是瓮中之鳖,只有等诸葛亮率主力来援,可就算诸葛亮主力成功和魏延汇合,这会演变成两军主力决战,但优势在魏军这边。首先魏军补给线短,而蜀军补给线拉长,这是兵家大忌。其次,诸葛亮手中是蜀国最后一支主力,输不起了,若是败了,撤都撤不回蜀中,而魏国国力强盛,就算一直输下去也无妨,只要赢一次就行了。

所以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转而进攻西凉,一来有马家的名声和威望可以利用,二来让魏军引大军来救,那魏军的补给线就长了,而且是诸葛亮选定的战场,若是在凉州战胜魏军主力,关中自然可传檄而定,又何必采用魏延的计策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