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原本是指梅子是酸的,人们想到梅子嘴巴里就会分泌口水,从而达到止渴的目的。后来用来比喻愿望实现不了,用空想安慰自己。那么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典故是如何来的,主人公是谁。
望梅止渴的主角
望梅止渴的主角是曹操,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军事家和书法家,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在政治方面,其统一了中国北方,兴修水利,奖励农桑,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生产的发展。在文学方面,曹操是东汉文学的领袖人物,善于用诗歌和散文反应民生疾苦以及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望梅止渴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在去攻打张绣的途中,当时是盛夏,天气非常炎热,太阳挂在天空将大地炙烤的都干裂开来。曹操的军队一路行军走的异常艰辛,十分的疲乏。他们走了十多天,军队里备着的水源已经耗尽,而方圆数十里都没有人烟也没有水源,将士们全都被晒得头昏眼花,汗水直流。每走一段路就会有人因中暑而倒地死亡。
曹操叫人把向导喊来,带到旁边的山岗处问道:这里附近有没有水泉?可是向导说这方圆几十里都没有水源。曹操往队伍一看,士兵们一个个东倒西歪,看样子很难再走下去。曹操对此感到焦急,若是继续这个情形,还没有到敌人阵前呢自己就将折损一部分人马,而且还将延误战机。
不过曹操也是个聪明人,他灵机一动,深处手臂指着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处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酸又大的果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就可以吃梅子解渴了!”
士兵听完脑袋里仿佛自己已经到了梅林在吃梅子,纷纷流出了口水,不仅暂时解了渴,而且振奋了士兵的精神。最终曹操带领着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望梅止渴的启示
这个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处于困境的时候,一是要保持清晰的头脑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再者就是要有足够坚韧的精神和毅力去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