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科学家们将散落的魔蛙化石拼凑起来,得到的体长数据为40.6厘米,但这其实是根据魔蛙头骨化石得出的结论。 如果把魔蛙的身体拉长,体长甚至可以达到1米。 这些拼凑起来的化石碎片与出土的完整化石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只有化石的完整性才能确定魔鬼蛙在世时的体型。

如果成年魔蛙有40厘米左右的大小,它可能真的有捕食刚出生的小恐龙的能力。 魔鬼蛙有一张宽大的嘴,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下巴。 它的头颅也异常的厚实,身上还披着一层保护性的凹凸状甲壳,这让魔蛙的咬合力比想象的要强。 但科学家推测,魔鬼蛙的体型不能太大,因为白垩纪时期食物匮乏,任何大型生物都无法生存。

这里有一条生物法则——岛屿法则。 这个定律是进化生物学的定律。 核心思想是:对于岛屿环境中的物种,原本体型较小的物种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变大,而原本体型较大的物种则会变小。 这是因为岛屿环境中的小物种由于缺乏天敌,会繁殖得更快,变得更大; 大型物种,由于岛屿环境中缺乏食物,更有可能处于争夺食物的位置。 到了弱者的层次,体型也会越来越小。

  所以魔蛙的体型限制不得超过1米,因为魔蛙体型过大,其灵活性也会受到限制。 魔蛙的生活习性与现代角蛙有很大不同。 魔鬼蛙不生活在水生环境中,也不会像今天的青蛙近亲那样在睡莲叶上跳来跳去,因为它们的体型很大。 因此正如一些“专家”所说,魔鬼蛙可能不会整天吃恐龙,充其量只是偶尔捕食不超过手掌大小的幼年恐龙。 也就是说,魔蛙本身无非是马达加斯加特殊环境下孕育出来的特殊物种。 因为科学家只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魔鬼蛙的化石,其他的蛙类,尤其是那些在白垩纪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蛙类,想要进化出与魔鬼蛙大小相似的身体,从生物学的角度,概率接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