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子孙长期以来无法解读夏朝的证据,这令人感到遗憾和难堪。我呼吁两岸学术界合作,重新解读甲骨文,尤其是夏朝相关的内容。

建议在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成立一个"先秦文字工程抢救中心",并尽快组建综合学科小组,纠正以前对"司母戊"、"司母辛"鼎和"妇好"墓的错误解读,并对展览、宣传题材进行重新编写,尤其是纠正教材中的内容。

作为华夏子孙,夏朝的历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无法找到让世界相信夏朝存在的证据,这使人们无法证明民族的悠久历史。

实际上,夏朝的证据并不缺乏。很多甲骨文中记载了与夏朝相关的内容,特别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很多是关于夏时期农业种植、生活习俗和国家管理的记录。然而,由于以前的解读方法存在重大错误,将这些内容错误地解读为商王卜辞。导致对这些内容的错误解读或无法解读,失去了对夏朝的了解。

今年5月,三星堆出土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夏"字的甲骨文,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夏"字的甲骨文。根据第二阶段文字特点和其他旁证,结合这些因素,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这件文物应该是最早的"夏"字的甲骨文。为什么对这样重要的文物不敢承认,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证据还显示,三星堆可能是玛雅文明的发源地。

如果没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以及对它们形状和纹饰的研究,人们很难揭开这些谜题。我认为有必要在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成立"先秦文字工程抢救中心",并呼吁两岸合作解读甲骨文,利用台湾保存的大量甲骨文进行研究。

以前对甲骨文的解读方式存在致命错误,需要重新纠正。甲骨文的文字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图画、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形式,以及简化的线条文字。大多数甲骨文属于第二阶段的文字形式,不能用第三阶段的单一文字去一一对应。我们需要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描述甲骨文所表达的意思,并指出可能或能够对应当今的哪个汉字。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解读更多甲骨文所记录的内容。

我进行了实战破解一些难解的甲骨文,发现以前的解读方法都是错误的。例如,一些被认为特别难解的甲骨文实际上可以在几分钟内解读出来。对于殷墟甲骨文的解读,以前被错误地认为是商王的占卜内容,而实际上是关于农作物种植方法的记录。

甲骨文中还有一些简单的字符,与当今的字符或文字表意相差很远。这些字符在甲骨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必须正确解读,否则可能影响整篇文献的理解。同样,甲骨文中还有一些起关键作用、方向性重要的字,也必须正确解读,以避免出现方向性错误。

特别需要紧急纠正的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鼎和社科院馆收藏的"后母辛"鼎,以及"妇好"墓中的铭文。对这些铭文的错误解读导致了严重的误解。因此,建议对这些鼎的命名进行修改,统称为"华夏方鼎",具体加上出土的地名,例如"安阳华夏方鼎"。同时,对"妇好"墓进行重新解读,特别是对其中的甘蔗酿酒、制糖文明进行深入研究。这需要组建一个由考古、古文字、民俗、科技史、酿酒、发酵及制造器具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小组。

整个工程的规模庞大且艰巨,但为了不辜负我们的祖宗和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必须重新进行。我们不能因为固守传统而拒绝改变,学术界的权威专家更应该拥有追求事实的精神。

最后,我强调再次呼吁抓紧在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成立"先秦文字工程抢救中心",并呼吁两岸合作解读甲骨文。台湾也保存了大量的甲骨文,通过合作解读这些文字,我们可以重新纠正并整理这些宝贵的文献,同时培养后续人才。

通过重新解读甲骨文,特别是找出与夏相关的文献记录,能够更好地理解夏朝及华夏文明的历史。对于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来说,夏朝的历史是极其重要的,而这一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清晰的解读。通过重新解读甲骨文,我们可以找到夏存在的证据,进一步确认我们华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不仅是对我们祖先的尊重,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负责。

我呼吁抓紧成立"先秦文字工程抢救中心",并积极展开两岸学术界的合作,共同努力解读甲骨文,以揭开夏朝及华夏文明的历史之谜。我们应该尽早纠正过去的错误解读,并重新编写展览和教材,确保正确的历史知识传授给下一代。这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工程,但为了不辜负几千年前的老祖宗和对子孙后代的负责,必须勇往直前,将这一工作推进到底。

通过重新解读甲骨文,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让夏朝的历史重现光芒。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重新解读甲骨文作出贡献,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