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有修建祖坟的习惯。他们会把修祖坟看成是家族庞大、根基稳固的一种体现。
同时,祠堂等附属结构还有对劝勉后代、家风传承的意思。对于祖坟的完整性也是十分重视。对于中国人来说,祖坟被毁会是莫大的羞辱。
皇家也不例外,各个朝代的皇陵建筑群往往以庞大宏伟著称,还会陪葬有价值连城的珠宝。
所以,在历代的战火中,皇陵是叛军毁坏打击的对象,以及盗墓贼发财的目标。很多朝代的皇陵到今日都不复完整。不过,有一处明皇陵目前还保存得相对完整。
凤阳有皇陵
提起明朝遗留下来的皇家陵墓,很多人可能只会想到位于北京的“十三陵”和位于南京的明太祖“孝陵”。
然而,安徽滁州凤阳,还保留有一处皇陵,史学家一般简称为“明皇陵”。
与其他皇陵不同的是,凤阳“明皇陵”安置的是明太祖的父母和兄嫂,因此也是明朝第一个皇陵。
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对他从“乞丐”一路奋斗到“皇帝”的传奇故事耳熟能详。
朱元璋是明朝十六位皇帝的始祖。但是,朱元璋出身贫农,当年他的父亲死于饥荒,连棺材都买不起,只能匆匆掩埋在城郊,个中滋味,非他本人不可体会。
于是当他终于建立了明朝,他是十分地感念亲人的养育恩情,也感怀于前半生的艰辛家世和丝路褴褛。
为了缅怀祖辈、也劝勉后代,朱元璋在自己的家乡凤阳为父母和兄嫂修缮了豪华的皇家陵寝。
其中,朱元璋借修缮皇陵对后代的劝勉之意,这一点在千字碑文处有集中体现。
碑文由朱元璋亲自撰写,不粉饰夸功,客观地历数了自己的奋斗生涯,来劝诫后代们江山的得来不易。
凤阳“明皇陵”位于凤阳南部,在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境内。历史上称为凤阳府,得名于朱元璋于明朝洪武七年的亲笔赐名“凤凰山之阳”。
朱元璋很重视凤阳,也感念于自己发迹于此,认为这片土地风水很好。
所以,朱元璋不仅给凤阳赐名,定为“中都”,还于朱元璋父亲在凤阳的原墓址开始修缮大型陵墓。
从明成祖朱棣执政的永乐年间一直到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凤阳“明皇陵”一直得到后代皇帝们的不断修缮,逐步庞大,保持着皇家陵墓群的规格。
“宫阙殿宇,壮丽森严”
虽然在战火中,凤阳“明皇陵”损失了“享殿”等地上殿宇,但是根据史料,史学家们可以仍然判断历史上是达到怎样的规模、以及有哪些组成部分。
首先,要进入凤阳“明皇陵”,需要走长长的皇陵神道。皇陵神道长达257米,两侧是成对的石狮子,共32对(现在只剩31对)。
这些石像时至今日仍然可以看出做工精细,姿态生动,同时又威武庄严,让走在其间的人们心生敬畏。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石像数量之多,是历代帝王皇陵之冠,精巧做工在所有大型石雕中也属于精品。
更难得的是,陵前神道上的这31对石狮子、皇陵碑、无字碑等石质结构以及地下陵寝都得以保存完整,皇陵碑文还是朱元璋御赐亲笔。
碑文上书六个大字“大明皇陵之碑”,还有对后代的劝诫话语。
凤阳“明皇陵”周围还有多重高大城墙的保护。虽然城墙历经岁月洗刷早已破败,但据考证,历史上城墙有3层,连接起来有28里的长度。
城墙里的地上部分原本是美轮美奂的宫殿,包括了“享殿”、“斋宫”、“官厅”等数百间房屋。
宫殿的朝向也很有讲究,大多东西对称,或是南北对称。历史上评价为“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但是,木质房屋大多毁于六百余年的风雨和战火。
皇陵无人敢盗
所谓皇陵,也就是故去的皇帝和主要皇室成员的陵墓群。在民间俗话中,皇陵实质上是皇家的“祖坟”。
中国人很看重祖坟,哪怕是普通人通达发迹时,也常常以大修祖坟作为光耀门楣、回报家庭的方式,更不用提从贫贱奋斗上高位的皇帝了。
然而,皇陵在王朝兴盛时有多么的风光、豪气,在王朝覆灭时就有多么地危险、破败。
凤阳“明皇陵”始建于1366年,历时13年,一直到明朝末期都保持着宏大的规模,占地达到2万余亩,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明朝末年,风起云涌,凤阳“明皇陵”的建筑首次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崇祯八年(1635年),明朝气数将近,它就被李自成、张献忠等为首的农民军盯上了。
他们带着农民起义军一直打到了“中都”凤阳,“明皇陵”的地上宫殿部分(享殿)被战火焚烧殆尽。
尽管如此,或许是出于对朱元璋及明朝的敬畏,或许是明皇陵修筑得比较牢固、又机关重重,盗墓贼们却似乎没有(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染指多少地下陵寝。
凤阳“明皇陵”的自1982年,我国出于保护目的,在凤阳“明皇陵”设立了专门的文物管理机构。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阳“明皇陵”中的石狮子、皇陵碑、无字碑尤其得到专家的保护性修复。
自1985年起,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专业人员,先后对皇陵石刻(作为一手史料的意义)作全面修复、清理、复原。
为保护自己,高铁绕着走
近二十年来,全国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当京沪高铁修到了凤阳地界时,众人面对高昂的改道费用却犯了难。
最终,出于对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目的,高铁建设宁愿耗费高额的资金也会避开这些文物点和古建筑。
在后来的年月里,有5条铁路都经过了凤阳,但是无一例外地绕开了“明皇陵”遗址。
这其中的成本是巨大的。据估测,京沪高铁单单是为了避开凤阳“明皇陵”的额外支出就超过了2个亿。
但是,无论是群众,还是有关单位都表示,保护文物单位是有意义的。
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建设而牺牲历史遗迹和文物单位。这也是国家在凤阳“明皇陵”遗址设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大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