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铜币和银币是最为普遍的货币形式,而金币则使用较少。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就开始制造金币,当时的金币以马蹄形和饼形为主。不过,后来黄金在制造金币时的应用逐渐减少,铜币和银币取而代之成为主流货币。
在考古学领域中,也有人在挖掘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我国最早的货币,数量达到50斤,这是一项重要的发现。这一切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当时安徽省寿县东津乡周寨村一位村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环境,打算将家里的地全部开挖建鱼塘。他用锄头开始开挖,但不久就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他小心地将这个东西挖出来,发现原来是一个青色的罐子,长50厘米,刻有许多不同的花纹。村民打开罐子盖子后惊喜地发现里面装满了金灿灿的黄金。他们拿起其中的一个金子一看,上面竟然刻着“郢爰”二字。
这位村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文物,便带着这个青色罐子到了市里的博物馆。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个罐子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而里面的黄金重达50斤。根据黄金上刻着的“郢爰”二字可以看出,这些黄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发明出来的货币,形状为饼状和马蹄状。
专家们对这个新发现十分欣喜,而村民则表示愿意无偿将文物上交国家。专家们对他的这种行为非常赞赏,为了表彰他的行为,自掏腰包给了他200元人民币的奖励。
事实上,在战国时期的史书上也有关于金币的记载,但从未从墓中发现过这样的文物。这批黄金的出现,为研究我国货币和楚国文物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