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到建国初期这段时间,许多文物不知所踪。尽管在建国初期进行了文物的抢救工作,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文物普查,并在一些文化古都进行了多次地方文物普查,但国家所追回和收集的文物仍然只占了部分。仍然有许多国宝级文物散落在民间或被群众偶然发现。公民需要有"主人公"的意识,认识到文物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国家实力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将这些文物交给国家妥善保存,这些文化精神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1957年的陕西华县太平庄。太平庄是一个勤劳的农民村庄。一天,一位老农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劳作时,意外挖掘到一些碎瓷器。由于年纪大了,他并没有过多思考,认为这些碎瓷器可能是以前某个人家无意间扔到自己地里的。他觉得其中有一块碎瓷器可以派上用场,于是将其拿回家,当作喂鸡的盘子使用。

一年过去了,这个盘子安静地留在老人家中,直到1958年,北大考古系的师生前往陕西进行考古研究时才被发现。当时,北大考古系专门为当地父老乡亲们举办了一次会议,让大家重视起文物保护来。他们强调了文物对国家的重要性,文物是国家的财产,不能由个人私占。他们还提到,平时看似平凡普通的东西很可能是价值连城的古文物。

老农在听完专家的讲解后,突然想起一年前挖到的碎瓷器,于是匆匆赶回家,将喂鸡用的盘子拿给专家看。专家们看到后非常震惊,并询问老农这个文物是怎么来的。老农老实地交代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专家们听完后感到非常生气,因为老农竟然将其他碎瓷器都扔掉,只留下了这一块。然而,生气又有何用呢?这只能怪我们国家的文化普及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老农挖掘出的这个东西叫做陶鹰鼎,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仰韶文化陶器。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的腹径有23.3厘米。整个瓷器呈现出一只伫足站立的雄鹰的形状,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专家们建议将其上交给国家进行妥善保护。

老农在听了专家对他的这个"鸡盘"的解释后,感到非常慌张,主动将文物上交给了国家,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件艺术价值极高的陶鹰鼎现在陈列在我国国家博物馆,其价值难以估量,市场估价已经超过了5亿。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文物守护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需要民众的参与。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文物的珍贵和重要性,才能共同保护、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精神,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份瑰宝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