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金樽吟》

从诗词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很不错,完全表达的写诗人的心情。然而,又有多少人知晓,这首看似享乐的诗,其实又是一首“救命诗”。

有意思的是,这首诗歌的作者是雍正皇帝的儿子,说到这里不免会有人心中产生疑问:“既然他是乾隆皇帝的儿子,又为何需要“救命”呢?”

仅仅源于一句话——自古无情帝王家,而这小小的一首诗,也拯救了作者本人的性命,这个人就是弘昼。

自古无情帝王家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因为他生的孩子太多,而且太子之位一直悬着,所以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

各大皇子之间,为了成为下一任皇帝,明面上、暗地里不断斗争,即使最后雍正当了皇帝,他们心中也有着各种不服气,政令不听、百般阻挠。

登基之初,雍正虽然百般容忍,但却将这份恩怨记在了心里,直至政治清明之后,他才一点点将“旧账”拿了出来,多位兄弟都被他所杀。

可以说,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还有雍正执政以后的辣手催兄,完美地演绎了“自古无情帝王家”这句话。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所以在生孩子方面,雍正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顾虑,没有像康熙帝那样生那么多。

不过,即使雍正皇帝从开始就避免“兄弟相残”的问题,但皇权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的两个儿子弘时、弘历也有过二龙相争的局面。

最终,因为各个方面的不利因素,弘时失败被杀,弘历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值得一提的是,雍正时期,弘昼的才华也不输弘历,但是他不仅没有加入这场争斗,反而以各种荒唐的理由“避战”。

以诗明志,游历在皇权斗争之外

在两个哥哥(弘时、弘历)为皇权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弘昼却以一首诗歌明志,也就是开篇所提到的那首诗歌。

从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其一弘昼弘昼的才华就绝对不低,相反他还非常的聪明。其二他是在以诗明志,表明自己无意争夺皇位,只想安静、快乐地渡过自己的一生。

弘昼及时明志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弘历从小就深受康熙皇帝的喜爱,可以说他早已被雍正内定,弘时与弘历争夺皇位无异于自不量力。

当然,以弘历的才华与智慧,他也明白弘昼这么做是为何。只不过,在他看来,既然弘昼没有心思争夺皇位,那么自己又何必要与他为敌呢!

与此同时,弘历、弘昼又是亲兄弟,在保住皇位的前提下,又可以获得一份兄弟情,弘历又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在清朝覆灭的百年之后,有不少学者将这首诗称为弘昼的救命诗,它不仅救了弘昼的命,而且成全了一段兄弟情。

不过,“救命诗”只是弘昼保全性命的做法之一,除了言语上的明志之外,他行动上的“自污”也是平安一生的关键。

装疯卖傻,主动自污

雍正还活着的时候,弘昼就已经开始自污了,因为其行为比较的夸张、离谱,所以京城中的很多人称之为“荒唐王爷”。

众所周知,对于很多人来说,“白事”是非常避讳的,尤其是古代德高望重的人更是如此。可是,对于弘昼来说,“白事”却是他诸多的爱好之一。

当时,每隔一段时间,弘昼就会在自己的家里为自己举办丧事。更甚至,当政务与自己的“白事”时间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会优先选择自己的“白事”。

根据弘昼自己的说法,我终有一天会死去,这没有什么可避讳的。另外,我死了之后,家人们的哭声,还有哪些美味的祭品都吃不上。

与其如此,还不如在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举办丧事,这样便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听到亲人对自己的思念。

听到这样的话后,文武百官、京城百姓对这位阿哥都非常的嗤之以鼻,甚至称呼他为“荒唐王爷”,丢尽了皇家的脸面。

只是,弘昼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在弘昼的眼中却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自己的名声不好,所以他当上皇帝的几率便不大,对哥哥们的威胁便小,自己便可以活命。

后来,事实也的确证明了弘昼的做法是正确的,弘时是皇权斗争中被弘历消灭,而弘昼则荣华富贵、享受一生。

来自乾隆皇帝的极尽宠爱

公元1735年,弘历即位成为乾隆皇帝,他即位之后不久,便将雍亲王府的旧邸及财物全部赏赐给了弘昼。

要知道,雍亲王府可是雍正的府邸,弘历更是从小在那里长大,能够将这个府邸全部都赏赐给弘昼,足见乾隆对这位弟弟的宠爱。

同时,那些顺带的财物,也足够弘昼享受一生的。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对弘昼在后期的“庇护”,甚至到了“让人发指”的程度。

仗着皇帝是自己的哥哥,弘昼在这个北京城都可以肆意妄为,有时候这种傲慢、任性甚至会出现在朝堂之上。

一次,乾隆皇帝正在举行朝会,弘昼因为一些事情与一等公的讷亲有了小争执。结果,弘昼当即对这位军机大臣大打出手。

讷亲虽然是军机大臣,但怎么敢对这位皇亲动手,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对于这件事情,乾隆虽然目睹了整个过程,但却没有说一句话。

既然乾隆皇帝都没有发话,文武百官只能敢怒不敢言,眼睁睁地看着讷亲被打。从此之后,弘昼的“恶名”便传开了,再也没有人敢惹他。

事后,乾隆皇帝也曾将这位“荒唐”的弟弟教训了一顿,但仅仅只是言语上的训斥。训斥之后,似乎他还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便赏赐了一些财货作为补偿。

自此之后,弘昼在享受富贵的同时,还能潇洒度过一生,称得上人生得意。公元1770年,弘昼去世,予谥恭,享年59岁。

回首弘昼的这一生,他虽然失去了登上皇位的机会,但他的这份“投资”却似乎值得的。在后来的生活中,获得了不止十倍的回报,“救命诗”、“自污”可以说是十分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