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进化论告诉我们,生物一般都倾向于过量生产。在繁衍的过程中,下一代总会和上一代不一样。这种差异来自于基因突变,突变的方向是随机的。当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与上一代不同的性状。在自然选择中,那些能更好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挑出来,而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越来越少。这其实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越来越适应环境。然而由于环境总是在突然变化,不同的物种进化出了不同的生存策略。2.5亿年前,恐龙当时的身体结构,因为泄殖腔的单一开口,使得水的充分利用成为可能,体内排出的排泄物基本没有水。这和今天的鸟差不多,毕竟鸟类的祖先是恐龙。当时人类的祖先海龙具有双开结构,所以在排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水分。当时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叫盘古,荒漠化非常严重。

 

更善于利用水的恐龙逐渐占据上风,占据统治地位,而人类的祖先古菌只能被迫生存,终日笼罩在恐龙的阴影下。然后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烟尘遮天蔽日。植物开始大量死亡,食物短缺,食草恐龙灭绝,导致食肉恐龙灭绝。然而人类祖先需要更少的能量,与恐龙相比,人类祖先当时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强,在灾难中幸存下来。

 

恐龙之后,地球板块逐渐与整体分离,陆地上的水开始增多。双开口的动物即使不能高效利用水,但往往能找到水源补充水分,所以存活了下来。再加上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适应了地球环境,于是哺乳动物逐渐崛起,在随后的6500万年里,逐渐成为霸主。